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1、8旬老人百万房产赠保姆
近日,苏州年近8旬的贾老伯以公证遗赠的形式,将一套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这一事件很快引爆网络。
据悉,贾老伯有一儿一女,但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陪伴老人。六年前他老伴在世的时候,因身患多种疾病,包括吃喝拉撒睡在内的各种照料,大部分都由这位保姆承担,一直持续到老伴过世。
期间,保姆始终任劳任怨、贴心照顾,远远胜过自己的儿女。
老伴走后,她又一直照顾老人,如今贾老伯年事已高,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来回报,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一套60多平米、市值约120万元左右的房子,而这套房子老伴在世时为共有财产,有一半产权可以归老人自己支配,所以就决定通过订立遗赠的方式将这一半房产赠送给保姆。
“因为保姆来自外地,现在独自一人在苏州,无依无靠,这样的话以后也有一份保障。”贾老伯如是说。
然而老人的这一举动,其儿女并不知情。网友们纷纷炸了锅,#老人立遗嘱百万房产赠保姆#迅速成为热点话题。
2、这是现实版苏大强?
老人、保姆、房子——等等,这不是隔壁《都挺好》刚刚玩过的吗?
《都挺好》取景苏州,苏大强为了和保姆结婚,要在房产证上填上保姆蔡根花的名字,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当苏大强与儿女闹翻后,卖了房、分了钱,拿着30万去投奔小蔡的时候,这个平时很会来事儿的保姆,将苏大强的虚荣心吹捧到天上的人,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变,毫不留情地将苏大强赶了出去。
“没房没钱,你让我跟你一块喝西北风啊!”苏大强一心追求的爱情,就这样崩塌了。
同样发生在苏州,同样是老人、保姆和房子的问题,不免将之与电视剧中的人物联想到一起,网友们直呼“这难道是现实版的苏大强吗?”
3、老人的苦你真的知道?
如果是苏大强,我们还可以去评论,也可以送他一个“作爹”的称呼。
但现实中,有不少老人会把资产留给照顾他们的保姆、甚至是邻居,这并非偶然,可谁又看到这背后的故事呢?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苏大强的好友聂叔那里得到答案:
儿女们常年不在家,连个电话也很少打,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不在乎钱不在乎房子,最在乎的是有人关心啊!
人生的最后一关实在难熬,当老人痛苦地躺在病床上,不见子女的踪影,得不到子女及时的照护,孤独寂寞感顿时就会涌上心头。
他们等不到你百忙之中的抽空,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等,这才是最残酷的。
而大部分这样的空巢老人都会请一个保姆来照顾自己的起居,也正因此,24小时住家保姆这几年分外火热,他们走进老人家中,扮演着拿工资的“子女”角色,不仅悉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能消磨掉老人的孤寂感。
时间久了,老人对保姆越发依赖,而保姆也逐渐取代了子女在老人心中的地位,老人多数会觉得保姆辛苦不易,对其抱有亏欠和感谢,继而就会跟新闻中贾大伯做出同样的选择,将资产留给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保姆。
4、保姆真的是“背锅侠”?
然而每当有“老人立遗嘱房产给保姆”这样的新闻爆出,就会引发一波争议,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站在老人和保姆的对立面。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往往刚看到新闻标题的刹那,就已将枪口对准了事件中的老人和保姆。
为什么呢?真的是错在老人和保姆吗?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出了太多黑心保姆的案例,保姆虐待老人、保姆骗局等新闻层出不穷。彼此相安无事最好,稍微有一点矛盾,保姆或许就会成为那个“背锅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对保姆形成的某些偏见。
现在的保姆市场不够规范,因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是雇佣关系,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调整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因此也决定了家政服务业的非正规就业地位。
另一主角虽为历经岁月的老年人,但是已经脱离了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曾看过一篇文章写到: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在我们面前越来越像个孩子了,怕说话,怕犯错,怕我们烦,怕我们嫌弃,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恼了我们”。
而我们似乎很难意识到,他们的“强势”正在被我们一点点消磨不见。他们没有了年轻时的戾气,却成为出现问题时,子女们指责抱怨的对象。
并不是说对父母不耐烦就是不孝了,因为在这纷乱繁杂的社会中,脾气这种东西莫名其妙地都发给了最爱我们的人。
关于新闻中贾老伯将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这件事,其实是受法律保护的。
其子女目前虽不知情,但根据相关规定,遗嘱是立遗嘱的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行为,只要所立遗嘱是自己真实意思的表示,且内容合法有效,遗嘱就是有效的。
立遗嘱不需要征得继承人的同意。遗嘱是否生效与继承人是否接受遗嘱内容无关。
5、网友也是操碎了心
理性分析阵营
@超级快乐王:看过电视剧后,看到这条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大强和蔡根花~我感觉,如果保姆真心能把老人照顾得很好,老人行使自己的权利赠予没得问题。目前消息看,保姆工作得非常好,悉心照顾7年了。现在就是不知道保姆、老人、子女之间交往联系怎么样。子女和老人交流境况,保姆和子女的交流境况,家庭经济来源。
@百慕大之:老人决定把房子一半赠给保姆应该也是考虑了很久的,日久看人心,是不是真心照顾你还是只为了工资,我相信这个老人心里很清楚,要不然谁会平白无故把房子不给子女给外人?老人其实最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钱,从这个老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haruki迎娶三日月:这是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带孩子和陪伴老人真的不一样,老人要陪伴吧?孩子要教育吧?工作要做吧?房子要买吧?贷款还了没?现在的中青年一代真的太辛苦了。不是说不陪伴老人,但不能用带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子女陪伴老人吧,除非子女退休了,不然这就是空话。
反对老人阵营
@-大双哈哈哈哈哈哈:老糊涂老糊涂真是一点没错,保姆挣得是工资,干的就是这份职业,肯定会24小时陪护你,好就算保姆的钱你自己掏的,你想让儿女陪伴,儿女不去挣钱的话那儿女的儿女谁照顾?以后儿女想要保姆了他们拿得出钱吗?有事不跟儿女说反而先找媒体,闹脾气耍性格真是不分年龄。
@合乌案:图你岁数大?图你不洗澡?
支持老人阵营
@在19岁遇见最好的你:这层的三观怎么了?首先这是老房子不是儿女花钱买的、和苏大强有可比性吗?相当于老人自己独立的财产、因为房子的另一半母亲那份已经由儿女继承了、老人只处理自己的一半、凭什么不能自己处理?和着捐给社会做公益就赞扬、赠与自己信任的员工就不行?难道必须把个人财产给孩子?抚养长大成家还不够?
@大鱼数码:评论里好多人说儿女请的保姆,话虽没错,可是老年人不仅仅需要做家务事的人,他们也需要儿女情感上关爱。同样是请保姆,一种是冷冰冰机械式做家务,一种带着关爱做家务,做家务的同时又照顾了老年人的情感。后者显然更能打动老年人。老年人情感空虚也是很严重,不是你请了保姆就可以代替。
6、亲情不及专业的照护
今天是新闻,明天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
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越发得到关注,子女工作忙,不能每天陪伴父母更谈不上精心照顾,唯一的亲情链接还有可能被保姆钻了空子,这也正反应出一个大的现象,亲情都抵不过陪伴。
但居住在家里的陪伴,老人面对的只有保姆一人,这让小编想起前些日子很火的“牛犇住的养老公寓”,节目里于晓光说:
“等于说,老爷子在这儿,师父在这儿,他到每一层,到每一个功能区,都有为他服务的人,而在家里就那一个保姆……”
在养老社区,有一个比家里舒适温馨、在家请保姆也替代不了的周全服务,完备的医疗设施、有陪伴的同龄老人一起出游,搞文艺活动,最重要的是还有提供照料的养护型公寓,让你身体欠佳时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这未尝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别让期望,输给年纪;别让生活,熬成等待……
退休,不是结束,而是美好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