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我们这辈人似乎就是被家长打大的,但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要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了。于是他们发现很多母婴专家都呼吁家长尽量少打孩子,有的家长对此十分困惑,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容易让孩子害怕而失去探索欲
小孩子难免喜欢东摸西摸,遇见什么没看见的一定要仔细看个不停,恨不得还要放进嘴里咬一咬尝尝味道。这时候家长很容易就生气:怎么说也不听,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本来孩子玩得好好的,被这样一吓甚至这样挨了打之后整个人都十分害怕,以后再遇见什么新鲜的事物时,想起上次挨的打,就不敢继续上前探索了。表面看起来似乎孩子被打乖了,但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被打没了。
2、让孩子没面子容易自卑
打孩子表面看起来只是为了教育孩子,但究其根本,还是存在着长辈和晚辈,优秀生和差生的区别。孩子挨打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和父母根本没办法比,以后也达不到父母那样的高度。久而久之,整个人就变得十分自卑。尤其是有些家长不顾场合地打孩子,如果旁边有孩子的朋友。孩子挨打时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以后就会逃避和这个孩子玩,或者就直接觉得自己在好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就没办法平等地继续玩耍了。
3、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报复行为
当孩子稍微大点的时候,家长打孩子,孩子往往就会十分不服气,一定要跟父母大吵一顿。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讲清道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出现,觉得父母做的都是错的,自己十分无辜:以后父母让自己往东,我就偏偏要往西,就是不如她们的愿。
尤其是有时候父母自己的心情不好,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引来一顿毒打。这样孩子就觉得你们生气就打我,那我生气了也要想办法出了这口气,一时冲动就会做出一些对社会不利的事来。
除了这些理由,挨打已经是过去家庭教育的主流方式了。现在的家庭应该更和谐,以文明、礼貌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不仅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从父母身上学到处理糟糕事情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宝爸宝妈们在生活中还是要多注意,尽量不要打孩子,如果实在忍不住,一定要讲清道理后再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