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女司机:罕见的十分之一
第一次见杨淑华时,我们跟着她的垃圾车一开进杨浦环卫的“码头”,明明车窗紧闭,垃圾味还是迅速钻进来,这味道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可以一瞬间击溃普通人忍耐臭味的底线。十几米高的厂房里不定期地喷洒着水雾,似乎已尽力在把这恼人的味道退去。
“码头”是司机师傅们习惯的旧称,以前上海的垃圾都送到新闸路北面的苏州河边,如今各区建了垃圾处理站,方便了许多。杨师傅在二十米开外打开车厢手动“卸货”时,只见电线,塑料袋和各种不明液体搅拌在一起,这叫第一次来的同事惨白着脸,顾不得拍摄,直接冲出去趴在栏杆上,干呕许久。
这样的味道杨淑华却每天都要闻, 1996年,为了照顾爷爷奶奶两位老人,她进了环卫所,选了这份只需上早班的工作。十几种车型里,她操纵的是格外复杂的生活垃圾车,车子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如变换,她细心冲洗擦拭,像是对待自己家的宝贝。出车期间若出事故,往往要停在路边等待数个小时,影响收工不说,也会给城市带来拥堵,所以她早早练就自己爬进垃圾车修理的本事,作为环卫系统里十分之一比例都不到的女司机,杨师傅自有一番自信和柔情。
02.“看不见”的城市美容师
杨师傅每天早上4点左右出车,现在年轻人都起得晚,六七点钟正是睡得香的时候,有些人推开窗子就骂出来“不好晚一点来吗”,更有甚者大有要出手的姿态,杨师傅势单力薄,也只好躲在车厢里,任由他们撒气。环卫只有服务的功能,并无执法权利,有些不由环卫司机决定,却永远针对他们存在的怨声载道,杨师傅就这样默默承受了下来。
每天40公里的路程,坚持工作21年的时间,合计约306600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赤道7圈,然而杨师傅的生活范围鲜有出过城区之外,令人有点心酸的是,她回想起上次出远门,还是三十多年前结婚的时候。一辈子都工作在一线的杨师傅,也许大多数人从未关注过她,这些城市里“看不见”的存在,却为我们制造了最干净的环境。这城市里每一个平凡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