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最近,来自芬兰的幼儿教育专家Leena Laine老师和Pia Harjula老师在谢家湾小学分享了芬兰针对小学低段孩子的教育妙招和家政课对孩子家政技能培养。
孩子应该像孩子一样
Leena Laine老师说:孩子应该像孩子一样,不急不躁,按自己的步调成长;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发现者、设计者、引导者、检查者。
芬兰幼儿教育的成功来源于芬兰政府的大力支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个性化的幼儿培育计划几个因素。芬兰个性化的幼儿培育计划基于父母教育理念和儿童自己的发展意愿,结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国家课程,聚焦培养健康、快乐、会学习、会探索,懂社会规范和擅长情感交流的国际公民。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在交流中,来自一年级的班主任张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她发现一年级的学生们擅长展示自己,却不擅长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
针对这一问题,Leena老师告诉我们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通过询问不同难度问题,调动儿童自我觉察的方式培养起来的。
在儿童0-3岁的时候,通过询问他这样的问题——你今天怎么样?来帮助孩子学会使用笑脸和哭脸的表情图案评价自己的行为;针对0-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则会通过增加提问内容来帮助他们评价自己,比如:你觉得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学到了哪些东西?
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长,芬兰老师会借助一张行为评价表,针对学生的行为和产生的后果逐项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沟通。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年级数学老师伍丽霞则关注了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探索能力这一问题。
Leena老师告诉我们,在芬兰,培养儿童探索能力的方法就是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如果要教学生们认识色彩的混合,那就准备好清水、颜料、瓶子吧,让他们亲自动手去一点一点将这些材料按自己的想法混合,在做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感知色彩的变化。
如何引导个性化学生
和中国一样,芬兰的法律规定,不允许体罚学生。针对不同的个性学生,芬兰老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针对好动的学生,芬兰老师会让已经干扰到其他同学的这个学生停止当前的活动,请他坐到每个教室专门设定的一个独立区域,静静地用一两分钟思考自己的行为,告诉他只有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回到有趣的学习活动中。
针对精力旺盛,甚至有些狂躁的学生,芬兰小学有专门设置的一间发泄学生精力的屋子,老师会带他们到这样的屋子里,打拳击或者运动发泄掉多余精力。
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芬兰小学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周几次的心理疏导。但是芬兰老师最常用的办法是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再通过谈话,促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之前,来自芬兰的老师Pia Harjula和老师们分享了芬兰的家政课,她说:芬兰学校对孩子家政技能非常重视。无论在课程设置、学科教学还是在师资培养等方面,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教育模式,并将之纳入课程体系。
芬兰的家政课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生活为设计背景,如餐桌礼仪、垃圾分类回收、合理规划零用钱、鉴别食品质量等,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教育孩子基本生存技能以及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引导他们如何人际交往,探索建立未来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孩子快乐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谢家湾小学今后的教研生活中,芬兰老师经常会走进学校和我们面对面,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探讨如何开展家政课,探讨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研究成为常态,国际交流成为常态。
内容源自谢家湾小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