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原标题:监管不能不管
李浩
日前,有媒体报道,通过参加短至数天的月嫂培训班,即可获得资质证书,有的甚至不用培训,交钱就能办证,将自己包装成“高级月嫂”。这些“速成”的月嫂,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和相关工作经验,能力和水平达不到应有水准,服务质量让雇主很不满意。
“速成”月嫂的出现,表面上是少数家政从业人员急功近利导致的,但从深层次看,这是家政行业监管缺位的必然结果。家政行业所对应的政府“职能部门”至今没有明确,对家政从业人员是否培训、怎么培训,全靠家政公司自行决定。家政培训制度也不健全,家政行业没有强制性的培训标准,监管无依据可循。培训机构缺乏严格准入制度,除了少数权威家政培训机构外,多数为不规范的“小作坊”,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利益驱使,加上监管缺位,导致各种“速成”月嫂、“注水”家政大量出现。这些未经正规培训的家政从业人员,根本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任其无序发展下去,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连累的是家政业的长远发展。改变家政培训乱象,需要政府伸出“有形的手”,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监管。
落实监管职责,健全监管机制。可由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强制性的家政行业培训标准,明确家政从业人员只有按标准完成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规范家政培训机构,对培训机构的设置、培训资质的认定标准、培训内容的编制等进行规定,对实际开展培训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培训机构规范运行。积极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家政培训市场治理,补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空隙。对于不正规的家政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要畅通监督投诉渠道,鼓励消费者和市民积极举报监督。
积极扶持引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关部门要落实国家和省里的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培育更多具有示范性的龙头和特色家政企业,引导他们利用自身优质平台、先进经验等开展家政培训,进一步挤压家政培训“小作坊”的生存空间,推动家政培训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家政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家政服务业的兴衰。各地各部门应大力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引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为家政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