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在传统的业态和观念中,家庭服务无外乎就是家政的几大服务种类——普通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母婴护理以及病患护理。但近几年来,情况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消费者从满足于温饱向追求品质生活成长,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大批创业者涌入生活服务市场,推出了不少标新立异的服务产品;还有家庭服务与社区服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物业公司开始做家政,家政企业开始承接物业服务……
这些变化带来了家庭服务市场体量的迅速膨胀,而变化背后是一场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场景革命”。
以前更多是消费者需要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去找商家找门店,现在是消费者不动,在家里和社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服务,消费的场景从商家变成了家庭和社区,并由此衍生出多层次多品类的服务,甚至不乏充满想象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技术。
服务端的变化推动产业的变化,家庭或社区的消费场景串联了各类服务提供者,比如家庭这个场景里面,可以连通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所有服务,由此一个全新的社区生活服务商业生态开始形成。
可以说,这是社区生活服务产业的雏形,也是对传统家庭服务业态的全面升级,一个新的家庭服务的概念正在形成,那就是由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协同配合,围绕家庭提供一整套生活解决方案。
任何家庭服务企业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是必须在这场消费升级和消费场景革命中,找到自己在新的商业生态中的位置,选择适合的服务品类,甚至创造性地培育新的服务品类。
本期《家庭服务》杂志围绕家庭服务市场的变化,梳理了目前家庭服务中的代表性服务品类,还将在今后的采访报道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以系统总结“新”家庭服务的外延和内涵,明晰家庭服务的产业链条。
衣
衣物清洗
衣作为一项传统家务劳动,可以成为家政员的服务内容之一,也可以交由洗衣店“代劳”。而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服务开始呈现专业化、精细化和规模化两个发展趋势。
专业化精细化,是指随着服装工艺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洗衣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分类越来越细。例如对特殊面料、奢侈品牌衣物、定制衣物的清洗,鞋子、包袋的特别护理及修复等,都对洗衣服务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例如,e 袋洗与高级成衣定制品牌展开合作,针对该品牌专门制定15 道工序。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洗衣服务的规模化程度以更“轻”的方式得到大幅度提升。洗衣O2O 平台有的通过众包的模式,完成配送和清洗,如e 袋洗、泰笛洗衣、我要洗衣等,有的则自建大型洗衣工厂,如天天洗衣等,更有不少互联网家政O2O也加入了洗衣模块,自建洗衣工厂或与第三方合作,将洗衣、窗帘清洗、鞋子洗护等作为单独的服务品类。
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洗衣原是传统家政服务中的一块很小的内容,但现在正在逐步被“剥离”出来,开始自成一个产业链条。
专家预测,洗衣O2O 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将衣物清洗服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会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
衣物收纳及回收
数据显示,中国女性每年产生的闲置衣服价值近4800 亿元。随着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风靡全球,衣物的收纳整理不仅是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也成了一种生活服务。
日本的收纳整理师开设培训课堂,也可以上门一对一指导家庭收纳。中国的一些家政服务企业如e 家洁,也正在将日本的收纳整理服务引入中国,开始培训中国的收纳师。还有一些创业企业,特别注意到女性在衣物整理中的烦恼,研发专门的衣橱管理软件,不仅方便女性快速标记和收纳衣物,还帮助解决“今天穿什么”“怎么搭配”的问题。
对于整理出来的闲置衣物,除了捐赠,现在有专门提供寄售服务的平台和进行旧衣物回收的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技术,把一件简简单单的衣物整理工作“玩”出了花样。任何一件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可小觑,因为当它愿意被客户外包出去,就说明客户对此有更高的要求并愿意为此付费,那么只要专注这一点进行挖掘,就会找到增值服务的空间。
服装定制
人们对服装的差异化与个性化越来越看重,服装的定制也开始从云端走向大众。而服装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让定制服务的速度提升、成本降低成为可能。如今风靡市场的几家服装定制企业,均采用了3D 扫描技术、专业软件、大数据、电脑裁制、智能面料等新技术,如智能面料制作的衣服可以实时记录穿着者的血压、血脂、心率、运动状况等健康数据,传递到终端,帮助其进行健康管理;同时,这些企业在软性服务上精益求精,如上门量体和试衣、提供形象咨询、开设流行趋势讲座等。
服装定制服务代表的不仅是服装生产方式的转变,更代表了未来生产和服务的新方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企业只有更快地适应这一新趋势,才会离消费者更近,并且在市场竞争中更加主动。
食
家庭烹饪
谁来做饭,越来越成为中国家庭的一大难题。请个保姆或小时工,或者总是叫外卖,并不适合所有家庭。最早有企业推出了菜品配送,切好原料备好调料,客户只需自己动手做熟即可。
到2014 年年底,预约厨师上门烧菜火了起来。厨师上门做菜,一对一直接沟通,可以根据需求定制饭菜。用户可自行准备好食材,如果不方便也可以让厨师帮忙代购。还有一些创业公司则希望撬动小区里退休老人、家庭主妇、热爱烹饪者等闲置资源,让其就近上门,为社区家庭提供做饭服务。
上门烹饪服务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上门服务的行业规范、盈利模式等也是需要用心摸索的。
生鲜配送
生鲜O2O 模式让“网上菜篮子”成为现实,并且也很受市场和用户追捧。但冷链和仓储等成为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尽管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尝鲜”,但真正尝到甜头的少之又少。高损耗以及高配送成本,一直是导致生鲜行业难以盈利的两个因素。
目前生鲜配送一般都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发力,如在供给端建立全球采购体系,在需求端打造物流,以及构建最后一公里站点,如与当地的社区便利店、小饭店等合作设置生鲜产品提货点,借用店内的冷柜等设施。
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深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它方便、卫生、便宜,还因为它重新拉近了社区居民间的关系。
2012 年6 月,万科物业全国首家“第五食堂”在坂田万科城开张,主要供应午餐和晚餐,每道菜均有卡路里提示。随后国内多家社区食堂效仿开业,发展到现阶段大多数社区食堂由政府补贴,多服务于社区里的老年人。
对于很多社区来说,因为本身并不熟悉餐饮业,往往几年下来就会陷入困境。虽然社区食堂未来这一块市场很大,但是在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上还有待于继续深耕。
家庭营养指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营养健康,并且营养失衡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有不少创业公司已经关注到了这一片蓝海。例如一家专注于社区烹饪教学的创业企业,将营养师、厨师、食材供应链与用户集中至平台上,不仅用美食吸引客户,还邀请厨师、营养师、生态农场主入驻,提供康养咨询。
尽管我国家庭营养指导的需求刚刚萌芽,但市场人士已经预测:今后数年内,营养指导将是未来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