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年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社会老龄化形式逐渐严峻,有数据显示,南湖区现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2.0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26.2%,提升为老服务已经刻不容缓。
如何让空巢老人得到子女在身边似的温情照顾?如何让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晚年生活充实祥和?如何让普通老人更加便利幸福?近年来,南湖区立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回应多元养老服务诉求,着力构建起了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日前,记者走访了辖区内几户老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揭秘现如今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如何高质量运转,做好关爱老人的方方面面。
上演为老“十二时辰”
家住南湖街道桂苑社区的冯大爷家里子女工作忙碌,没有办法给老人贴身照顾,如今托养在街道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已有近3个月。比起在家中独自生活,在这里冯大爷受到了更细致的照顾。据中心看护人员回忆,冯大爷刚住进来大约一个月的时候,发生了让大伙心有余悸的一幕。
6月6日凌晨1点多,冯大爷感觉身体异样,起身如厕时看护人员发现爷爷出现了便血、咳血、无力等迹象,随后立即联系家属并陪同老人送医。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诊断爷爷是胃出血,住院接受治疗。
大约一周后,冯大爷康复回到了照料中心,回忆起当天的事情老人还是感到十分后怕,“还好我是住在养老院里,身边看护的人比较多,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会第一时间处理,如果那晚是我一个人在家里那后果我不敢想。”考虑到胃出血,中心工作人员也对冯大爷的饮食进行了特殊照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以面条、鸡蛋羹为主,另外考虑到老人有高血糖,早上不能喝粥,日常都会准备些豆浆、馒头、鸡蛋等。
冯大爷的此次经历只是社区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如今南湖区以社区为辐射半径,已建有11个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7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目前,全区11家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由具有养老机构运营经验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实施运营,97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100%由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管理,确保老年人享受最优质的服务。
在南湖街道农翔、万洲、烟雨、文星4个社区还试点开展了“一里居”,探索老年人出门走一里(500米左右)就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这里的“共享客厅”可以让大伙聚在一起聊聊天,“共享厨房”可以一起烹制美食,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就近可及”。“一里居”与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相互补充,织密了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
照顾好老人的“吃住”
“进来看看,房子现在干净整洁了。”日前,记者来到大桥镇吴大叔家中,这里客厅宽敞亮堂,地砖光滑平整,房间里的电线排布整齐有序,原来吴大叔家刚经历了今年“暖巢行动”2.0改造,现在居家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据了解,吴大叔是一名低保在册的退伍老兵,自1975年退伍回来后,未婚无子女,精神残疾,一个人居住在4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年久失修,窗户漏风漏水,“那时候地面上灰尘特别多,一走一扫全都扬起来,叫人受不了。”吴大叔回忆,考虑到资金有限,想自行改造的话条件还是比较困难。
今年,南湖区结合实际,整合资源,适老化改造项目与“暖巢行动”同步推进,精准帮扶全区100户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落实“一户一档”,将改造资金增加至2万元。吴大叔作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被纳入了改造名单之中,老吴笑着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除了让老人“住得好”,还要让老人“吃得饱”,家住天风阁的周奶奶和丈夫徐爷爷一起生活,平时子女工作忙碌不在身边,到了周末会过来看望。“我们在家里分工比较明确,他负责买菜做饭,我负责拖地洗衣等家里卫生。”周奶奶告诉记者,爷爷今年90岁了,以前每天买菜都要穿过马路才能走到菜场,多少总是会担心他,现在有了助餐项目就方便多了,工作人员会送餐上门,爷爷也不用每天跑菜场了,偶尔想要加菜的时候去一趟即可。
“土豆蒸排骨+炒长豆+蒜酥蒸南瓜、梅菜蒸肉+肉末蒸冬瓜+葱油土豆……”今年,南湖区“为老助餐”被列入了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百龄帮南湖颐养中心、大桥供销社(三勺半)、味满堂、余新贰号、鸿福驿栈、江南名庄、强强餐饮等13家餐饮企业或养老机构成为了首批为老助餐定点服务单位,提供的是中餐快餐配送,米饭之外搭配的是一荤一素或一荤两素。
“为老助餐”项目服务对象分为特惠和普惠对象,普惠对象为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特惠对象主要为低保、残疾或是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一荤一素的价格是8元,一荤两素的价格是10元,特惠对象的订餐价格中4元由政府财政补贴,“助餐”项目让辖区老年人以一个承担的起的价格享受到“饭来张口”的待遇。
据了解,满足条件的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报名,也可通过“安心嘉”微信号上填写资料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后即可订餐。
个性化服务让老人享受“vip”待遇
一个电话即可上门!日前,家住牡丹坊的夏奶奶联系了百龄帮·南湖颐养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上门助洁,打扫屋子、洗衣晾衣、整理橱柜……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夏奶奶家逐渐恢复了原先整洁模样。
夏奶奶今年87岁,平时子女不在身边,但一个人生活也要精致温暖,奶奶爱干净,很多家务都要亲力亲为,“阳台上洗衣机排水的管子小,有些衣服就要自己手洗,夏天还好,遇上冬天的厚衣服厚床单,有时候真担心奶奶使不上力。”夏奶奶的孙女说,现在有了上门助洁的服务非常暖心,专业的护工来帮助奶奶让小辈们放心很多。
除了可以助洁,现如今,南湖区推动“互联网+”社区智慧化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以“安心嘉”微信号为服务品牌,以83312345、967986为服务热线,推出“主动关爱”、“助急”、“助医”等十项为老服务。去年,新嘉街道联合网络科技公司开发了智慧社区和独居老人照护系统,在西马桥社区72户独居老年人家中运用,为个性化养老服务精准投放提供支撑。
除此以外,南湖区围绕培育打造具有南湖地域特色的爱老文化,广泛开展了“敲敲门”等各类关爱老年人活动,全区2万余名社会志愿者与孤寡、高龄、独居、失独、困难等特殊老年人建立志愿服务结对。从贴心入手,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的服务,如东栅街道“一杯豆浆的温度”、建设街道“钥匙帮”、解放街道“爱心车队”、新兴街道“孝德停车”等项目。探索开展“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机制,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同时,全区还倡导“银龄互助”行动,鼓励引导低龄居家老年人参与各类特殊老年人关爱活动,鼓励同一楼道或相近楼道内老年人互帮互助,让楼道、社区成为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