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发布会现场
8月19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季铁庄就衡水市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
近年来,衡水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释放经济发展红利、增进老年人福祉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把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作为市委、市政府2020年20件民生实事之一,大力度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老年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逐步增强。
衡水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季铁庄
据季铁庄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顺应城乡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衡水市从实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机构152家,总床位数18863张,特困人员供养机构44家,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7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665家。
衡水市友力托老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护理老人
养老服务法规不断完善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衡水市始终把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优先发展。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补助等方式,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截至目前,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7家,实现城市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农村互助幸福院1665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为老服务。桃城区、冀州区、阜城县探索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更加方便的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机构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152家,其中政府建设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44家。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了一处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确保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衡水颐年老年公寓
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今年以来,主要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民办养老机构消防达标工程等多项工作,努力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以星级创建促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有54家养老机构创建成星级单位,其中四星级养老机构3家、三星级养老机构12家,整体服务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39家,所有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老人就医绿色通道;提升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今年以来,衡水市政府将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列为民生实事,年度培训3000人。目前,市县通过委托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的方式,已经培训2283人次;始终坚持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不放松,今年以来,重点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养老机构无感染病例。同时,以护理员大赛为载体,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坚决杜绝欺老、虐老行为。
培训
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养老短板。衡水市建立了以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为主体、专业医疗结构为辅助、社会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建档立卡贫困失能失养人员集中供养模式,解决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失能失养人员基本生活照料等问题,全市2204名失能失养贫困人员实现了集中供养,实现了应养尽养,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等纳入建设规划,通过落实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补贴等措施,推进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将农村留守老年人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定期探访机制。制定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工作规范,对自愿分散生活的人员,明确委托照料护理人,签订委托照料护理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
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补贴制度,建立了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月可获得100元服务补贴。
下一步,衡水市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高龄失能老年群体,聚焦社区居家和农村养老,聚焦健全长期照护体系,聚焦支持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发展,认真谋划编制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引导扩大社会参与,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有效服务供给,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