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功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实现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全兜底

武功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实现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全兜底

武功县: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实现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全兜底
日期:2020-08-03 点击:591次 来源:深圳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作者:admin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武功县中心敬老院对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职责,强化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人员的兜底保障,以人性化、亲情化服务老人为中心,以基础建设适老改造为重点,以就医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养老机构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兜得全,兜得住。

基础设施规划完整

深入一线精准施策

建立健全各项服务设施。逐步完成综合设施提升改造,重点在配齐人员,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内设供养床位230张,护理型床位8张,配套厨房、餐厅、储藏室、活动室、电视房、洗浴室等一应俱全。院内绿化面积达到60%,休闲广场1处,健身器具羽毛球、乒乓球、足球、锣鼓等100余件。目前,累计入住80人次。全院正式人员5人,聘用制护理员8人,其中获得养老护理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护理能力的提升,有效发挥了县中心敬老院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的承载力。

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全面提高特困供养服务能力。一是科学安排食谱。每天饭菜不重样,采购全部来自我县大型超市,做到荤素搭配,蛋奶搭配,既注重菜品质量,又注重营养吸收。其中,端午节日为院民每人发放粽子、绿豆糕,院民张建民激动的说,活到这把年纪还是第一次吃上绿豆糕,没有党的好政策谁还能享这福。二是就医初步实现网络化诊疗。疫情期间推行网上诊疗,让医院的医生通过视频连线初步观察老人状态,综合分析病因,小病在院内通过医护人员治疗,大病则由医生接院治疗,既确保院民及时就诊又降低院民外出就医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此项创新受到了省疫情督查组的充分肯定。三是健全各类规章制度30余项,重新修订《服务人员操作规程》、《院内安全周巡查制度》,完善《院民外出制度》、《院民就医制度》,实现院内各环节无缝隙衔接,人性化管理。四是不断满足院民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经常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与团县委、县中小学等单位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给经常参加劳动的老人发放奖励品。老人生活用品从牙刷拖鞋到衣帽穿戴都按需发放,对于病号、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专人负责全程陪护端茶倒水、穿衣送饭,让院民真正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体会到家的亲切情的爱护。五是“应收尽收、应养尽养”,筑牢托底防线。5月份,县民政局分六个组在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公司的配合下,对全县228名散居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进行拉网式入户排查,积极动员入住县中心敬老院,纳入集中照料护理。对有意愿集中供养的对象,经体检合格后全部无条件接入县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对不愿意入住县中心敬老院的对象则全部签订《武功县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散居供养协议》和《武功县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日常照料护理协议》排查后新接收集中供养对象5人,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科学膳食贴心服务

积极探索情感陪护技巧。农村特困供养对象,亲情缺失,思想波动较大,为了缓解院民负面情绪,我院探索推行情感陪护制,重点强化心理咨询要领和沟通技巧的学习,每名工作人员包抓1名院民,不定期对院民进行心理疏导掌握院民思想动态,将各种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今年共化解不安定因素3起,确保老人身心健康,温馨生活。

爱心照料情感慰藉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敬老院的义务。武功县中心敬老院将坚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理念,为入住院民提供居家式优美生活环境、全天候的贴心服务、专业的健康护理、贴心的陪伴、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为推动武功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筑牢民政兜底脱贫最后一道防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