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成立暨首次研讨会举行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成立暨首次研讨会举行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成立暨首次研讨会举行
日期:2020-07-23 点击:715次 来源:深圳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作者:admin

  2020年7月19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养老服务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宣读了学会关于批准养老服务分会选举结果的决定,聘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为养老服务分会名誉会长、批准中共中央党校(国际行政学院)教授青连斌任养老服务分会会长。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荣誉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发来贺信。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陈俊宏,全国老龄办原副主任闫青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青连斌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席恒分别主持了养老服务分会成立大会和首次养老服务发展研讨会。

  郑功成指出,养老服务分会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第五个分支机构,肩负着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推进养老服务实务发展的使命。他强调,养老服务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度发展和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的条件下,我国的老有所养问题正由过去经济保障不足转化为服务供给不足,谁来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空巢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成立养老服务分会,就是为了搭建一个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聚集一支专业的研究队伍,为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理论学术界应有的贡献。他希望养老服务分会能够借时代需要的大好机遇,拿出丰富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

  华建敏在讲话中指出,在“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关键时期,养老服务分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是见证所有应对老龄化举措效果的关键环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的发展要遵循目标定向、问题导向、试点探路、实践检验的路子,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好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退休机制以及财政政策、人才培养渠道、社会参与等外围政策的设计。他强调,养老问题既是当代的热门问题又是几千年的传统问题,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还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政策缺少联动等问题,值得学界花大气力研究清楚。他希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多出好点子、多提好建议、多做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实情,多为决策提供参考;多关注弱势群体的养老,多做“雪中送炭”的研究,帮助政府解决好社会痛点问题,为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作出更好的贡献。

  张怀西在贺信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但我国养老服务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不仅有赖于国家养老服务政策的不断完善,有赖于养老服务业的探索创新,有赖于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和奉献,也有赖于学术界的理论创新和建言献策。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的成立,凝聚学界和业界力量,致力于打造养老服务研究学术共同体,致力于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和实务研究有机融合,必将提升我国养老服务研究的理论水平,并对我国养老服务的提质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衷心希望养老服务分会成立以后,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在促进养老服务学术理论研究、提供制定决策与规范的建议、助力养老机构发展、提升养老服务业治理水平等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连宁在演讲中以“养老服务立法的若干思考”为题,对我国未来养老服务立法的法律制度定位和具体推进路径以及未来立法名称选择等重要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未来养老服务立法如果采取修改现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扩充其中养老服务内容的做法,就会冲淡老年人权益保障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采取制定养老服务行政法规的方式,则会出现法律位阶太低、效力不足、无法协调好与其他法律规范关系等问题。因此,未来养老服务的基本定位应当是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指导下制定专门的单行法律。在未来立法名称选择上,他认为采取“养老服务促进法”为宜,可以使养老服务体系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能够通过法律来加以规范。为此,他还建议养老服务分会不仅要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各个方面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应关注养老服务立法,为我国养老服务的立法保障和促进作出应有贡献。

  陈俊宏在题为“关于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演讲中,就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三个“到位”的建议:一是要推进养老服务优惠政策落实“落到位”。为此,他呼吁各级领导干部克服短近行为,落实好养老服务优惠政策,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形成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要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运行机制的健全“健到位”。面对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新要求,怎么提升工作运行机制能力,并创建新的工作运行机制,需要认真研究并加大财力人力投入,需要各方面扎实去做才能做好。三是要推进养老服务良好环境的宣传“宣到位”。

  闫青春在演讲中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表了系统意见。他认为,与过去相比,我国养老设施数量与服务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并且有些矛盾和问题还比较严重。为此,他建议:深刻理解和把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和要领,加快在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个层面加快软硬件建设,实现家庭式的居住方式和机构式的专业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调动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服务;加快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为养老和健康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加快养老和健康服务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

  龚维斌在演讲中介绍了德国在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做法和经验,认为要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充分尊重和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针对“由于养老服务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以至于伤老事件时有发生”以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国等地的养老院频频出现聚集性疫情”等问题与情况,他指出,养老服务中的安全保障不容忽视,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要遵循并贯彻“安全为要”的理念,重视并维护好老年人在接受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权益。为此,养老服务机构等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着重强化医疗护理安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设备设施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

  养老服务分会名誉会长江丹在讲话中指出,作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动响应党中央关于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号召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养老服务的理论水平,协助党和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法规,而且有利于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搭建一个畅通的平台,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促进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养老服务分会的成立为契机,不断推动养老服务的理论创新,积极主动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持续为养老服务提供理论指导。

  在此次会上发表学术报告的还有青连斌,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湖南省委党校教授邓微,北京大学副教授谢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思锋。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养老机构及相关企业的2000余位养老服务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在现场和线上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现场出席者70多人。

  养老服务分会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继世界社会保障研究分会、社会救助分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养老金分会之后成立的第五个分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养老服务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承担了多项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连续五年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为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研究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养老服务分会举行首次理事会并选举产生了分会会长、副会长及常务理事,这标志着养老服务研究领域的学术共同体正式诞生。养老服务分会的宗旨,是团结养老服务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理论与实务研究,促进养老服务领域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