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民政局持续严格落实民政部、市民政局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夯实民政部门监管责任,慎终如始、审慎有序全面恢复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
一、慎终如始抓好养老机构“防输入”工作
一是督导检查突出“严”。闵行区民政局重点抓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对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1月下旬以来,对全区56家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8轮369家次“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机构、直插现场”的检查督导。针对薄弱机构,进行反复督查,狠抓疫情防控重点,切实履行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
二是物资保障注重“面”。针对疫情防控初期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通过物资调拨、协调联络、慈善捐赠等途径,为养老机构落实5.4万只口罩、3.3吨消毒液、6300副一次性手套和400件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以及7.7万斤蔬菜、6000盒力度伸等生活物资,多方面保障全区8100多名在院老人和3000多名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是防控探视立足“稳”。根据市民政局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闵行区统筹疫情防控和养老机构日常运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动养老机构有序恢复服务秩序,确保疫情防控和家属探视两不误。一方面做好防控工作。返院老人将于院内集中隔离区域接受14天的观察,由专门护理人员照顾,隔离期满无恙后回到原住房间。另一方面严格探视工作。自3月25日全区养老机构开放家属探视后,养老机构便与家属“约法三章”:第一,每天按照住养老人总数的8%接受预约,无预约不探视。全区执业养老机构做到预约探视;第二,每位老人每周接受一次探视,每次探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探视家属不超过两位;第三,要求家属遵守出示健康绿码、测量体温、签订承诺书等探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与老人保持安全距离。5月9日,上海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后,对老年人家属探视,返院、新入院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作了部分调整完善。截至5月15日,全区养老机构共接待2402人次家属探视老人,其中进入生活探视428人次,402名失能老人得到家属探视;新接收入住老人68人;1603名护理员全部到岗。
二、审慎有序恢复社区为老“保民生”服务
闵行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及场所纳入属地联防联控统一要求,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根据属地安排审慎有序恢复社区为老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助力全区复工复产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为老服务场所“温度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护中心、老年活动室、睦邻点等为老服务场所在做好各类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采取预约限流、规划开放区域、控制人员密度等方式,逐步有序开展服务。如,华漕镇纪王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审慎有序开放服务项目,彰显人文关怀,体现城市温度,并于4月16日开放部分服务功能,中心每周二、五两次就诊配药;扦脚服务每两周安排一次,每次预约不超过15人;理发服务每周安排一次,限定人数,分段服务,每次不超过20人。
二是老年助餐服务“精细做”。紧跟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闵行区逐步有序恢复“零接触、不聚集、点对点”的老年助餐服务。如,从4月1日起,华漕镇辖区所有农村老人均由运营方委派专职送餐员完成送餐到家,居民区老人由小区志愿者上门送达。为了做好复工期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逐个通知辖区内老人,做好有需求助餐服务老人的统计登记工作,并详细告知老人送餐的方式和送餐时间,并对场所、送餐车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确保安全。应急响应降为三级后,虹桥镇两家社区食堂全面恢复运营,并采取多项措施,助力精细服务:为避免人员聚集,两家老年社区食堂统一采取外卖形式供餐,并新增了“打包区”;开业前一周,邀请镇安全办对助餐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应急演练,对两家社区食堂进行了彻底清洁和消毒;结合疫情防控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进一步规范原材料外包装消毒、流水清洗等流程。目前,全区92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已开放36家,其中社区食堂10家,助餐点26家。享受堂吃服务1285人、送餐服务4437人,助餐服务人员274人,已恢复至正常助餐服务量的59%。
三是居家上门服务“重点保”。在充分尊重服务对象意愿的基础上,做好各项疫情防护措施,有序开展上门服务。尤其是对特困、独居等人员纳入社区重点关怀对象,缓解他们生活上的不便,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如,吴泾镇第一时间排定复工时间表,要求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员,及时掌握社区内独居老人、纯老家庭、孤老等困难对象急需恢复上门服务意愿,并按照照护等级由高到低统筹制定复工时间表。目前,全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4862人,其中:纯老家庭768人、独居老人520人、孤老41人、其他刚需老人3533人,工作人员上岗1146人,居家养老服务已恢复至正常服务量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