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0096580
邮箱:sunjt@sqbang.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6号TCL大厦A303
眼下,一个全新的职业“家庭收纳师”在悄然兴起,让他们教你如何彻底告别这些烦恼。
收纳师郑伊的故事丢掉10大袋“有用的垃圾”
孟娟和丈夫都是江城的白领,家住武昌徐东爱家国际华城,孩子5岁在上幼儿园,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带孩子做饭。除了保姆做家务,孟娟闲暇也会在家里整理整理物品。但她总觉得家里到处都是孩子的玩具、衣物和自己网购的东西,想找什么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
上周五,孟娟看到江城职业收纳师郑伊的微信文章,文中说,只留下那些让你“怦然心动”的物品,家里才会收纳一新,郑伊在微信中还发了一组案例,其中一个家庭收纳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孟娟眼前一亮,她当即联系郑伊,邀请对方上门指导。
22日上午,郑伊如约来到孟娟家里,一番观察后,指出了她家里存在的两大问题:孩子已穿不了的衣物、玩不了的玩具等无用的东西太多;家里物品存放归类不清晰,比如,孩子的玩具到处都是,不仅孩子的房间里有,书房里也有,孟娟的卧室里也有。
找到了症结所在,郑伊指导孟娟开始收纳:将家里所有的衣物、玩具、化妆品、书籍等物品清理出来,清空储物柜,然后,按照“心动”和“不心动”将物品分类。比如,有的衣物,自己一定还会再穿,那就归为“心动”,有的衣物自己不会再穿或基本不会穿,就归为“不心动”一类。孩子玩具、家里的书籍等等,也如此分类。
3个小时后,分类完成,孟娟惊讶地发现,家里“不心动”的东西,远远比“心动”的东西要多。仅塞在家庭角落里的旅游纪念品、出差开会的资料、孩子用过的奶瓶等“不心动”物品,就在客厅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在郑伊的建议下,孟娟将“不心动”物品全部舍离——能卖钱的物品当废品全部卖掉,卖不掉的直接丢掉,还有一些半新的衣服等物品,送到小区门口慈善机构设置的捐赠箱里。这些东西,孟娟用大编织袋整整装了10袋。
丢掉10大袋“有用的垃圾”之后,郑伊指导孟娟将剩下的东西归类存放:孩子的玩具全都放在一个收纳箱里,孟娟自己的化妆品,全都放在衣柜的一格。
收纳完之后,孟娟惊喜地发现家里完全变了样:衣柜、书柜不再拥挤,家里空出了很多储物空间。恋爱时丈夫写的情书,也从角落里给翻了出来。
孟娟将家里收纳前后的照片发在微信里,引起众多点赞,不少人表示也要联系收纳师上门指导。
收纳师白露的故事收拾一间房换来母女和解
昨日,微信号为“白露整理”的武汉收纳师白露,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Susan是武汉人,目前在杭州工作。两个月前她向白露求助,想收拾自己在娘家的房间。
Susan的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学霸兼校花,但是不擅长打理屋子舍弃物品。家里东西日积月累,积成一个又一个箱子,渐渐放不下。7年前,妈妈第一次有清理的冲动,但是准备先从清理Susan的东西着手。Susan拒绝了,没有整理成,母女俩还吵了一架。此后,Susan的房间一直像7年前那样,塞满了东西,其中包括自己上幼儿园时穿的衣服,两年前,母女俩又为这个难题吵了一架。
去年10月,Susan在杭州搬到新租的房子,因为物品多,她痛下决心开始学习整理,丢弃一些不用的东西。她也想起了自己在武汉娘家的房间。隐隐感觉到,因为少年时代,家里的东西多到爆,物品给人带来无形中的压迫感和焦虑感,才是她和妈妈两代人隔阂的最大来源。于是,她一边整理杭州的新家,一边请武汉收纳师白露上门指导收纳武汉娘家的闺房
在白露的指导下,妈妈把Susan房间里不用的东西进行了处理,主要有往年的衣服、小物品、玩具等,这些东西部分当废品卖了,部分赠送给了朋友。
今年春节,Susan一家三口回娘家住,发现娘家不再那么拥挤,心情顿觉轻松了很多,整个春节,她和母亲相处得很愉快。“一次收纳,让我和妈妈和解了。”Susan高兴地对白露说。
与一般家政工不同的是,收纳师上门服务不是动手帮客户收拾东西,而是向客户传授收纳理念,并做技巧示范。具体的体力活由客户自己做。